二月二龙抬头
今天是农历二月二,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。
小时候在农村老家,每年的这一天我们村家家户户都要炒玉米豆子。炒玉米豆需要辅助的传热材料,我们经常会用粉白细土,也有少数人家用小麦麸子或玉米面。
土不用花钱买,炒糊了倒掉不可惜。小麦麸子或玉米面都是可以食用的,炒糊了大家会心疼,倒掉可惜,不倒掉又不太方便食用。小麦麸子或玉米面炒的玉米豆子相对比较干净卫生,吃起来也放心舒坦,土炒的玉米豆子含有土,特别是爆开花的玉米花豆上面含的土会比较多,吃起来一口的土腥味。
两相比较取其轻。那时家家户户刚从农业合作社的吃不饱、穿不暖进入农业包产到户的大部分能吃饱饭,能穿暖衣的状态,大家都比较谨小慎微,能不浪费就不浪费,所以比较之下大多数家庭选择用土炒玉米豆。
炒玉米豆用的土是有讲究的。要细腻的、纯净的“白土”。“白土”是相对概念,是相对于耕土而言。耕土里有植物根系和虫卵,“白土”没有,“白土”距离耕土一定深度,距离地下水也比较远,是相对比较干燥、没有有机物、微生物的土。我们那里的“白土”一般在断崖上。我们村的地貌是梯田类的黄土塬,断崖相对较多,且多是那种一穷二白,寸草不生、赤裸裸的断崖。
断崖上是农耕田,断崖下也是农耕田,上与下的断崖上也有裸露的树根,但更多的是裸露的“白土”。
每年的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派一个人去挖“白土”。挖“白土”的人扛着䦆头、提着竹笼、端着簸箕,去各个断崖下逡巡。这里挖一䦆头,哪里挖一撅头,比较挖下来的土的纯净度。有的土虽然没有植物根系,但是有料姜石,有的土里有许多干裂的蜗牛壳,有的土杂质多。第一个挖“白土”的人会走很多地段,挖很多断崖,最终找到一个土品质相对最好的断崖。有了第一个,后面的人就会省很多劲,有的在相距第一个不远的地方另开辟一个挖“白土”的战壕,有的直接围在第一个的旁边,等待他挖完挖够。通常情况下,大家会合作挖土,有负责挖的,有负责敲碎的,有负责过筛的,有负责装笼的。大家围在一起说说笑笑,齐心协力很快就把所有人的土都挖够了。
挖“白土”不是辛苦活,是比较愉快的活计,村民们借此唠唠家常、联络下感情。
挖“白土”的整个过程中相对比较辛苦的是过筛。筛子一般是竹编的圆筛,直径0.6米左右。每次给筛子里加5斤左右的原土,过筛人顺时针摇呀、晃呀,粉细的白土噗噗落呀、飘呀,几筛过后,过筛人胳膊酸了,头发白了,脸也白了,就剩一双黑眼睛跟着筛子转着圈。当然他的衣服,特别是裤子和鞋子早已和土融为一体,不分彼此了。
农村人是朴实的,即使变成土人也毫不在乎,放下筛,上下左右的扑打两下,大致掸掉身上、头上的细土,就乐呵呵的提着装满“白土”的竹笼、提着筛子,扛着䦆头回家了。
有了“白土”,就要大肆炒玉米豆子了。每年的这时我经常都是在灶台下烧火的那个。一边烧火,一边心急的等豆子爆花。花爆的越多说明这一年的收成越好。爆花的多少与火候的大小有关,所以看似不用动脑筋的烧火岗位其实是个重要的岗位。我不太喜欢吃爆花的玉米粒,一是土多,二是相对于浑圆的玉米粒来说少了些许香味。虽然不喜欢爆花的玉米粒,但是不妨碍我拿捏好火候。我跟我母亲配合,经常会炒出很多玉米花来。
那时家家户户穷,没有钱买零食,玉米豆子就是很好的零食。因为炒一次比较麻烦,所以这天大家都会炒的比较多,一般都最少炒一蛇皮袋子,当然为了防潮,为了一直都是嘎嘣脆,大家会找塑料袋子装好密封。
共同挖“白土”享受挖土的喜悦,炒好豆子后大家也会互相分享“豆子”的喜悦。晚饭后各家各户用各种器皿端着炒好的玉米豆子互相串门,给你一些我家的豆子,尝一把你家的豆子。大家互相分享炒豆子过程的臭事与快乐,交流炒豆子的经验和心得。
舍得舍得。你舍得你的“白土”战壕,他舍得他的过筛手艺,我舍得我的爆花经验,大家彼此舍一些自己的,得一些别人的,在舍与得的分享中增进了感情、愉悦了心情。
龙抬头。龙之所以是龙,是因为它懂得适时低头。在冬天蛰伏在深渊,在春天才开始抬头登天。顺应天地,顺应时势,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,默默修炼,积攒力量,在时机成熟的时候,一飞冲天。
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;龙蛇之蛰,以存身也;精义入神,以致用也;利用安身,以崇德也。”
龙五行属木,卦象为震,是生发之象。木,对应着万物生长,借着春天的阳光雨露,天地之间生机勃发。人要效法天地,努力奋斗,行龙蛇道,当曲则曲、当伸则伸。能屈能伸、屈伸自如,才是最高明、最从容的姿态。
二月二,龙抬头,让努力的劲头,点燃成功的苗头;让生活的奔头,增加生活的甜头;让握紧的拳头,开启梦想的势头。让我们带着龙的精神,虎的体魄,抬头挺胸,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,为自己拼搏一个未来!
更新于:8个月前